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樟子松在抗旱造林工程中的技术分析(2)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7 14:3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5 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在樟子松在种植过程中,考虑到山西省造林环境比较差,主要气候问题是干旱多风,长时间的栽植,土壤里面的水分和养分都会逐渐

1.5 生长调节剂的使用

在樟子松在种植过程中,考虑到山西省造林环境比较差,主要气候问题是干旱多风,长时间的栽植,土壤里面的水分和养分都会逐渐流失,进而削弱樟子松有利的生长条件,譬如根系的生长发育。针对该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科学使用生长调节剂,目前比较适合樟子松的生长调节剂以ABT 生根粉、抗旱剂、吸水剂,这些药剂针对樟子松的生长养分需求,在合适的时间段内使用,可有效提高樟子松在生长季的造林保存率。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量必须科学控制,譬如想要获得比较好的泥浆蘸根效果,合理调节生根粉的溶液浸根,根据造林保存率的具体要求,进行因地制宜地调节。另外,据笔者了解,缓苗时间的缩短,可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期间可调整ABT 生根粉6 号溶液浓度,刺激苗木根系的健康生长,尤其对于幼苗的生长保护,提高幼苗成株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用根宝1:20 的溶液浸泡樟子松的幼苗根系,实践证明,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侧根数量和经济效益等均可得到明显增加。

1.6 抗旱效果的增强

在保证以上各项技术有效落实的基础上,抗旱效果的增强,是山西省樟子松造林的重中之重,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抗旱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沙地水分利用率的问题,借助合理的节水抗旱措施,譬如使用保水剂、吸水剂等。在山西省造林工程中,配置樟子松首要的工作是改善立地条件:①采用小直坑整地技术,尤其是常年造林的区域,对于樟子松成活率的提高很有帮助;②尽量采用机械种植的方法,控制好株距,提高樟子松造林的保存率;③使用干水剂,在出现土壤水分稀缺时,让土壤缓慢释放水分,释放量根据樟子松的种植数量,标准为保证至少有3 个月的水分;④使用生根保水剂,在保持土壤充足水分的同时,缓慢施放肥水,刺激樟子松幼苗根系的健康生长,但必须控制好施放的比例,以免过量时效果适得其反;⑤使用吸水剂,考虑到气候干燥,土壤水分蒸腾量比较大,需要使用适量的吸水剂进行吸水和保水,在风干和干旱季节影响比较大时,使用比例为1:400 的吸水剂,实践观察苗木长势,可见其成活率、苗高、地径、高生长量等,都有着比较明显的提高。抗旱效果的增强,离不开上文所提到的各项技术,这些技术环环相扣、互相影响,在实际造林工程中,笔者认为需要紧密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并密切观察苗木的生长状况,对其抗旱能力做出精准的判断,确保所有苗木都能够保持正常的生长态势。

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樟子松在山西省的造林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成效,但由于气候特征的特殊性,我们还需要在抗旱技术环节作出一定的推广应用。本文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樟子松在抗旱造林工程中的技术应用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务必秉承因地制宜地基本原则,结合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予以灵活地应用。在经过大量的技术试验研究,本文的技术应用,可供相关造林工程参考借鉴,其中的不足之处,还需要在实践当中进行深刻的归纳总结,为樟子松造林工程,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1] 索明礼,于兴男,王立娟,等.大中亚区域植被恢复与森林资源管理利用示范项目技术模式[J].内蒙古林业,2020(7):33-37.

[2] 郝宝宝,艾宁,贾艳梅,等.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差异性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9(12):29-33.

[3] 于东伟,雷泽勇,国军.樟子松固沙林土壤理化特性对林分密度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20(1):134-141.

[4] 罗旭,梁宇,贺红士,等.气候变化和不同强度造林对大兴安岭主要树种林分信息和地上生物量的长期影响[J].生态学报,2019(20):7656-7669.

[5] 武学梅.半干旱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J].花卉,2019(12):233.

[6] 孙新庄.樟子松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2019(21):116.

[7] 赵亮.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抗旱造林关键技术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9(5):70-71.

0 引言结合有关资料,以及根据造林工程实践,对樟子松的技术研究,主要在于樟子松本身具有明显的抗旱特征,特别适合相对干旱的地区。从樟子松的引种栽培,到成林养护,都体现出樟子松特殊的抗旱造林效果。当前樟子松广泛分布于国内各个地区,包括大兴安岭、呼伦贝尔大草原、“三北”地区,都是主要的乔木树种之一。樟子松的实际造林效果体现,与其技术特征息息相关,譬如苗木选择、造林气候、造林密度、生长调节等,都关系到樟子松的存活率和健康生长。1 技术分析根据樟子松的生长特征,下面将从多维度的技术角度,认真剖析樟子松的抗旱造林效果 苗木把关选苗是造林工程的基本步骤,包括樟子松在内任何苗木质量的把关,目的均为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樟子松是否表现出优秀的抗旱造林效果,苗木质量是关键和基础,且关系到造林面积扩大后,林业资源也能够在保持良好抗旱特征的基础上,获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樟子松苗木质量水平的高低,一方面需要对品质情况的科学选择,表面直接观察樟子松苗木的木质化程度水平,水平太低很难成才,再者是否存在机械损伤情况,并且顶芽必须饱满、根系必须完整和不存在病虫害情况,否则难以成活和生长,通过实践,笔者发现选择优质的大苗,樟子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小苗在根系具备正常吸收能力之前,需要大量水分维持生长,这在干旱地区是影响苗木正常存活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是起苗后,检查苗木的保水和根系的完整情况,尤其是气候干燥的季节,要始终保持根系的湿润,尽可能在起苗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栽植。假如需要长时间运输,则要用湿润的草袋覆盖满根系,并充分洒水。笔者建议樟子松造林区域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建设临时的苗木培育基地,保证造林工程中便捷地获取优质苗木,同时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造林成本、减少苗木损伤、控制苗木水分散失等,这种环境中所培养的苗木,成活率高达95% 苗龄控制苗龄关系到樟子松的环境适应能力,尤其干旱环境的生长能力。不同苗龄阶段的樟子松,具有不同程度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存活率。通常情况下,苗龄太小的樟子松,在种植后水分吸收能力薄弱,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特别低,不具备较强的抵抗能力。而苗龄比较大的樟子松,尽管体型健壮,能够抵抗杂草、鸟虫,以及在干旱环境中也有比较强的抵抗能力,但由于长期生长在某个特定环境中,移植后的樟子松,对环境并不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笔者认为,对樟子松苗龄的控制,在造林试验时,分别取样2a、3a、4a、5a 的樟子松,在干旱的沙地进行试验,经试验,发现4a 和5a 的樟子松长势比较好,成活率高达80%以上,而3a 的樟子松,存活率在40%左右;2a 的樟子松,如果直接种植在沙地,存活率不高,如果种植在覆盖有植被的沙地,存活率也可以达到80%以上。由此可见,选择4—5a 樟子松,比较适合在干旱沙地种植,如果苗龄比较小的樟子松,在种植前,先用营养袋套装培育后,再用于造林,以此提高成活率 造林时间造林时间的确定,主要与所选择樟子松的苗木质量和苗龄有关,在选择好苗木后,再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确定好造林的具体时间。原则上樟子松一年四季都适合种植,但效果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譬如在春季,通常苗木都处于休眠状态,此时种植苗木,生长趋势为先生根后长芽,且春季的雨水相对充沛,土壤内有充足的水分,特别适合苗木的生长,造林成效高。或者在秋季,这个季节逐渐降温,土壤内的水分处于恒稳状态,地面也不存在大量的水分蒸腾问题,此时种植的苗木,足以保证根系充足的水分,同样有利于苗木的成活。在山西省的造林工程,春季属于解冻区,樟子所种植的沙地土壤含水量比较高,造林的成活率高达83% 造林密度多年的造林技术经验总结,樟子松的造林密度,直接关系到樟子松的成活率和健康程度。笔者认为樟子松造林密度,要把握在合适的密度条件下,如果造林密度太大,成株后的樟子松根系容易盘结在一起,需要比正常条件下更多的水分,才能够确保植株的成活,而这种情况下,通常植株的成活率特别低,造林效果很差。反之,如果造林密度太小,樟子松的枝叶难以形成林分,稀松的种植环境,土壤的水分很容易流失,尤其是干旱的地区,经常出现土壤水分不充足导致苗木枯萎死亡的情况。对造林密度的控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初植密度、生长初期储水量、生长末期储水量、降水量、土壤蒸发量、植物蒸腾量、流失量等,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关系到樟子松的成活率水平,最后决定造林的合格面积,按照当前山西省的气候特征,笔者认为初植密度控制在3330 株/公顷比较合适,进入中龄期后的植株行距为3m×4m,进入该龄期后采用这种造林密度,可保持充足的土壤水量,属于最佳的栽植密度 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在樟子松在种植过程中,考虑到山西省造林环境比较差,主要气候问题是干旱多风,长时间的栽植,土壤里面的水分和养分都会逐渐流失,进而削弱樟子松有利的生长条件,譬如根系的生长发育。针对该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科学使用生长调节剂,目前比较适合樟子松的生长调节剂以ABT 生根粉、抗旱剂、吸水剂,这些药剂针对樟子松的生长养分需求,在合适的时间段内使用,可有效提高樟子松在生长季的造林保存率。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量必须科学控制,譬如想要获得比较好的泥浆蘸根效果,合理调节生根粉的溶液浸根,根据造林保存率的具体要求,进行因地制宜地调节。另外,据笔者了解,缓苗时间的缩短,可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期间可调整ABT 生根粉6 号溶液浓度,刺激苗木根系的健康生长,尤其对于幼苗的生长保护,提高幼苗成株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用根宝1:20 的溶液浸泡樟子松的幼苗根系,实践证明,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侧根数量和经济效益等均可得到明显增加 抗旱效果的增强在保证以上各项技术有效落实的基础上,抗旱效果的增强,是山西省樟子松造林的重中之重,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抗旱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沙地水分利用率的问题,借助合理的节水抗旱措施,譬如使用保水剂、吸水剂等。在山西省造林工程中,配置樟子松首要的工作是改善立地条件:①采用小直坑整地技术,尤其是常年造林的区域,对于樟子松成活率的提高很有帮助;②尽量采用机械种植的方法,控制好株距,提高樟子松造林的保存率;③使用干水剂,在出现土壤水分稀缺时,让土壤缓慢释放水分,释放量根据樟子松的种植数量,标准为保证至少有3 个月的水分;④使用生根保水剂,在保持土壤充足水分的同时,缓慢施放肥水,刺激樟子松幼苗根系的健康生长,但必须控制好施放的比例,以免过量时效果适得其反;⑤使用吸水剂,考虑到气候干燥,土壤水分蒸腾量比较大,需要使用适量的吸水剂进行吸水和保水,在风干和干旱季节影响比较大时,使用比例为1:400 的吸水剂,实践观察苗木长势,可见其成活率、苗高、地径、高生长量等,都有着比较明显的提高。抗旱效果的增强,离不开上文所提到的各项技术,这些技术环环相扣、互相影响,在实际造林工程中,笔者认为需要紧密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并密切观察苗木的生长状况,对其抗旱能力做出精准的判断,确保所有苗木都能够保持正常的生长态势。2 结束语综上所述,樟子松在山西省的造林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成效,但由于气候特征的特殊性,我们还需要在抗旱技术环节作出一定的推广应用。本文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樟子松在抗旱造林工程中的技术应用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务必秉承因地制宜地基本原则,结合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予以灵活地应用。在经过大量的技术试验研究,本文的技术应用,可供相关造林工程参考借鉴,其中的不足之处,还需要在实践当中进行深刻的归纳总结,为樟子松造林工程,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参考文献[1] 索明礼,于兴男,王立娟,等.大中亚区域植被恢复与森林资源管理利用示范项目技术模式[J].内蒙古林业,2020(7):33-37.[2] 郝宝宝,艾宁,贾艳梅,等.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差异性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9(12):29-33.[3] 于东伟,雷泽勇,国军.樟子松固沙林土壤理化特性对林分密度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20(1):134-141.[4] 罗旭,梁宇,贺红士,等.气候变化和不同强度造林对大兴安岭主要树种林分信息和地上生物量的长期影响[J].生态学报,2019(20):7656-7669.[5] 武学梅.半干旱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J].花卉,2019(12):233.[6] 孙新庄.樟子松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2019(21):116.[7] 赵亮.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抗旱造林关键技术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9(5):70-71.

文章来源:《农业工程技术》 网址: http://www.gcjszzs.cn/qikandaodu/2021/0217/1481.html



上一篇:新形势下关于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厚壁管道焊接

农业工程技术投稿 | 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 农业工程技术版面费 | 农业工程技术论文发表 | 农业工程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农业工程技术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