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天问一号成功发射 多位湖南籍工程技术人员参与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4 17:3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华声在线 | 新闻 专题 评论 投诉 论坛 图片 视频 文旅 舆情 消费 文体 经济 房产 记者连线 湘当有力 多位湖南籍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发射任务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匡春林 通讯员

华声在线

|

新闻

专题

评论

投诉

论坛

图片

视频

文旅

舆情

消费

文体

经济

房产

记者连线

"湘"当有力

多位湖南籍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发射任务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匡春林 通讯员 何玲 孙宇新

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背后凝聚着不少湖南籍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和汗水。当日,记者连线他们,听他们讲述在不同岗位上为航天事业奉献的故事。

他用最严标准把好火箭燃料品质关

" 天问一号"升空时,夏侃已连续在岗位上坚守10多天,就在前一天晚上午夜,他还带领团队反复做着火箭燃料品质相关数据的复核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对于我来说,此次任务是平凡而又高光的时刻。这些年我国航天事业成就非凡,能助力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值得我一生铭记!"他激动地说。

夏侃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担任化验系统指挥员,因为有了经验积累,更加信心满满。今年32岁的他,2013年硕士毕业后来到文昌发射场工作,几乎干遍了化验室每一个岗位。

相比工作环境的危险性,家人知道更多的是他的"忙",打电话过来经常是各种"不在线",特别是任务期间。"这份工作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坚守,每次发射都是我平凡而又高光的时刻。"他欣慰地说。

到发射场工作后,回长沙的机会少了,夏侃仍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变化,家人和同学也大多在长沙。他说,这几年感觉最明显的就是长沙的经济和城市建设都搞得很好,越来越成为大家向往的网红城市。

他是发射场供电系统把脉的"老中医"

在"天问一号"点火升空的那一刻,来自衡阳的阳衡东在发射场中心变电站楼、自己奉献和热爱的岗位上注视着这难忘的景象。自1996年从事航天事业以来,他现在是发射场供电系统资历最老的航天工作者,身边的同志都喜欢称他为"老阳"。24年来,他从拧一个螺丝接一个线头做起,成为此次发射任务供电系统负责人。

供电系统如同发射场的"心脏",为航天设施设备和航天发射任务提供坚强支撑。在某次火箭发射任务中,下级10KV变电所的UPS机组(不间断电源)突现故障,岗位人员疾呼供电"老中医"阳衡东。他到场后,围着UPS转了几圈,很快找到"病因",仅十几分钟便排除故障,任务得以继续开展。

" 只要想干事,小岗位也有大作为!"这是阳衡东经常挂在嘴边的座右铭。

他是发射场测发系统工作的"大管家"

作为发射场五大系统之首,测发系统涵盖了发射场所做的所有地面测试和发射任务工作。来自汉寿的朱良平作为测发系统技术主管,需要对这些工作全程进行总体把关、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承担着发射场测发系统工作"大管家"的重要职责。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建成后,为备战两型火箭首飞任务,朱良平除了执行西昌发射场的任务外,还会时不时地来到文昌发射场出差。

朱良平介绍,为了克服疫情带来的人员紧张影响,他比往次提前了半个多月来到海南,5月中旬就进驻场区,指导测发团队开展火星探测发射任务的准备工作,参与编写各类实施方案、风险预案、分析报告、操作规程、试验文书等近40份,累计超过100万字,为测发系统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他是加注勇士团队里的"拼命三郎"

22日凌晨,文昌航天发射场煤油加注库区灯火通明,经过连续奋战,曹国斌带领团队圆满完成燃料加注前的调温任务。

曹国斌是90后,2012年到文昌航天发射场工作,参与煤油加注系统建设全过程,历任岗位操作手、控制台操作手、现场负责人和指挥员,共参加发射试验任务8次。

在某次系统"降温回流"实验中,煤油贮箱温度高于理想温度,如果数据不准确,将无法满足燃料"定时、定温、定量"的加注要求,直接影响后续火箭发射任务。面对严峻局面,他带领团队"5+2""白加黑",连续工作数月,吃在一线睡在一线,开展降温回流试验10余次,对比分析调温数据100余份,最终创新性地总结出解决贮罐煤油温度分层的"氮气鼓泡法",为后续如期完成航天发射任务作出突出贡献。

" 能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再苦再累也值得。这是可以骄傲一辈子的事。"已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的曹国斌笑着说,任务结束后最想做的就是休一次假回到湘乡老家看看家人。

文章来源:《农业工程技术》 网址: http://www.gcjszzs.cn/zonghexinwen/2020/0724/552.html



上一篇: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技术学院开
下一篇:湖南生物与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介绍

农业工程技术投稿 | 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 农业工程技术版面费 | 农业工程技术论文发表 | 农业工程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农业工程技术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