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干货|地铁工程中的沉降监测技术及注意事项

来源:农业工程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20 17:4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工程概况 深圳地铁 2号线东延线工程起于世界之窗站北端(2号线首期工程终点),止于新秀站及站后折返线。线路大致走向为:自2号线首期工程开始向东北方向延伸。下穿欢乐谷,经

一、工程概况

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工程起于世界之窗站北端(2号线首期工程终点),止于新秀站及站后折返线。线路大致走向为:自2号线首期工程开始向东北方向延伸。下穿欢乐谷,经华侨城、安托山后沿侨香路行进。经莲花路、新洲路至深南大道东行,经福田中心区、中心公园至华强北。从荔枝公园转入深南路,沿途设大剧院站、东门南站,黄贝岭站、最后达到终点新秀站及站后折返线。停车场设置在后海西部通道口岸西侧,与首期工程的招商东路站接轨。2号线东延线线路全长约20.65km,东延线共设车站17座(其中换乘站7座),并在后海设置停车场1座。

二、监测的范围和内容

(1)监测范围:站线结构外缘两侧30米范围内的地下、地面建(构)筑物、管线、地面及道路等。

(2)监测内容:地面建(构)筑物沉降、倾斜和裂缝、道路、地表及管线的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等。

三、监测点的布设与观测技术

1

基准点布设

每个测区(以车站为中心)至少布设有3个稳定可靠的水准基准点,以测定和检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或直接作为测量监测点的起算点。

水准基点的标石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基岩层或原状土层中,可利用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网中的控制点,也可利用稳固的建筑物、构筑物,设立墙上水准点。当受到条件限制时,也可在变形区内埋设深层金属管水准基准点。

工作基点应选设在靠近观测目标且便于联测观测点的比较稳定的位置,工作基点的标石可采用在原状土层中埋设混凝土普通水准标石,也可在稳定的永久性建筑物墙体或基础上设置。

各类水准基准点应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仓库堆栈、水源地、河岸、松软填土、滑坡地段、机器振动区以及其它能使标石、标志易于腐蚀和破坏的地点。

标石、标志埋设后,应达到稳定后方可进行观测,稳定期一般不应少于15天。

2

沉降变形点布设

2.1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布设:

沉降变形点一般布设在能控制建(构)筑物沉降与倾斜的位置(如: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以及较长建筑物形体变化的位置。变形点埋设在建(构)筑物的竖向结构上,每栋布设4~6点,密集的多层建筑可适时减少布点数量。

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不影响建(构)筑物的美观和使用;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对于建筑物外墙表面有较厚装饰物的,可在地下室的相应位置布设沉降观测点,没有地下室的,可在室内相应位置布设。标志采用“L”型不锈钢筋,建筑物沉降监测点布设示意图如右下图:

对于利用由土建承包商负责布设的监测点,测量专业技术人员应到现场检查沉降观测点是否符合测量作业要求,位置和高度是否便于以后观测,是否便于长期保存,并提请业主要求施工单位对沉降观测点进行保护,不准撞击沉降观测点,不得在沉降观测点上放置重物,禁止任何破坏沉降观测点的行为。

沉降观测点应统一编号,建筑物监测点的点号前缀为JZ,随施工进度的发展逐渐布设,有些沉降观测点会因为各种原因被破坏,从而失去观测价值,因此需要不断对沉降观测点位进行维护,沉降观测点位的选择和保护对沉降观测工作的连续性和正确性至关重要。如观测点在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应尽快在原位置处或尽量靠近原测点处补设,以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

2.2地表道路沉降变形点的布设:

原则上沿隧道中心线平均50米布设,重要道路(如:深南大道等大型主干道)30~40米,遇到横交道路或立交桥梁,应布设横断面测点,一般5~7个测点。地铁结构边缘30米以内线路两侧与建筑物中间的广场地表应布设适量地表沉降观测点。车站出入口边缘线30米范围内的道路、地表、建筑物等亦应布设测点,点号由“L”+道路名称的拼音声母+序号组成。

2.3管线沉降变形点的布设:

根据地下管线图和管道两接头之间局部倾斜值的控制标准布设测点,分清煤气、供水、电力、污水等管道性质,一般沿管道走向40~50米布设,重要的管道按30米布设。测点位置与标志埋设要能反映出管道的沉降变化。交通繁忙的道路应注意不影响交

文章来源:《农业工程技术》 网址: http://www.gcjszzs.cn/zonghexinwen/2020/0820/852.html



上一篇:全市首个5G电子铜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吉州
下一篇:蓝天郎凤娥扶持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已初具成果

农业工程技术投稿 | 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 农业工程技术版面费 | 农业工程技术论文发表 | 农业工程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农业工程技术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