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业工程技术》栏目设[05/19]
- · 《农业工程技术》收稿方[05/19]
- · 《农业工程技术》投稿方[05/19]
- · 《农业工程技术》征稿要[05/19]
- · 《农业工程技术》刊物宗[05/19]
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徐向阳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本报记者 陈燕南 童海华 北京报道 “在电动化的浪潮之下,我们需要对变速器的功能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义。现在的变速器已经转变成一个能量智能转换与控制的装置,而不是一个传统意
本报记者 陈燕南 童海华 北京报道
“在电动化的浪潮之下,我们需要对变速器的功能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义。现在的变速器已经转变成一个能量智能转换与控制的装置,而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变速变扭的装置。不同技术路线的变速器差异性很大,存在技术壁垒和资本壁垒。所以在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当中,可以看到变速器会是多种技术路线并存的发展格局。”
世界十佳变速器评委会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
3月27日,由汽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龙蟠杯”第四届世界十佳变速器评选颁奖典礼暨变速器技术论坛在北京泰富酒店拉开帷幕。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作为此次世界十佳变速器评委会主席针对变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思考和分享。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徐向阳认为当前汽车产业正在发生一些很大的变化,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催生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而其中,变速器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不过当前产业发展也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比如说市场选择和政策的取向不完全一样。我们到底是尊重市场规律还是遵循政策规律?”在此次论坛徐向阳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而在此次论坛上,一汽新能源开发院副院长赵慧超针对徐向阳提出的问题有所回应。“对于未来,肯定不会是法规导向,甚至不一定是技术导向,更应该是用户导向,就是未来的老百姓用哪样的车用得舒服,使用的成本最低可能就是最适合的车型,所以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多不见得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赵慧超还表示,“由于新的动力源、新的驱动源加入,使整个驱动系统实现一个非常深层次的变革,原来是发动机+变速箱,是两个变量;现在是电机和电池,又增加了全新的变量,也给我们的动力系统技术进步和颠覆式创新赋予了巨大的可能。”
徐向阳则从变速器的功能以及作用对未来的变革做出了阐述,他表示,“从变速器的功能来讲,传统的变速器核心功能是变速变扭,但是对于混动变速器来讲,很重要的功能是要实现机电耦合。而对纯电动变速器来讲,多电机要进行电电的耦合,更要进行能量回收和分配。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的背景下,变速器的核心功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了满足未来汽车电动化发展,零部件要进行电动化,传统总成要电器化。比如说电控的离合器、电控的执行机构等等,这是零部件级的电动化。”
而面对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传统的零部件性能也要适应整车的自动驾驶。“首先可以肯定,将来自动驾驶是自动挡的变速器,电驱动也必须是自动挡的。在L1级的时候,大家普遍用的是定速巡航,随着L2到L5的智能化,将会发展到全域的自速巡航,直到发展成完全自主车速的控制。”
他进一步表示,“第一,在能量管理上,现在变速器的能量管理是固定的分配管理。随着智能网联化提高,变速器要进行多工况的管理,多元数据融合的智能化的能量管理。第二,从控制器角度来讲,现在的变速器都是分离式的TCU,每个变速器有自己的TCU,未来要基于整车的中央CPU来控制,没有单独的TCU来控制。第三,从控制软件来讲,目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软件出厂时就已经固定了,尽管有一定的自定义功能,但是软件的功能实际基本是固定的。而未来,变速器的控制软件也必须支持升级,从部分升级到最后软件平台要进行全方位的升级。第四,从换挡控制策略来讲,现在的换挡控制策略基本上还是静态规则,未来要做到动态的在线优化换挡控制,基于一些高精地图、工况预测提前控制挡位,改善能耗。总而言之,现在的自动变速器只是一个简单信息的传感器,而未来将会朝着多元信息融合的动态在线决策控制的趋势而发展。所以基于这样的趋势,评选一个变速器的优异标准也在不断地变化。”
2020年全球遭受疫情影响,但中国汽车市场逆势上扬,体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韧性和内生动力,而中国汽车企业也在向自我研发、自我创新方面逐步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我们应该具备相应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就应该包括对标准、品牌、创新、服务的话语权,这是中国消费者的话语权,所以中国行业协会、组织应该行动起来,代表中国的消费者树立起我们的评价标准,打造我们的话语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
文章来源:《农业工程技术》 网址: http://www.gcjszzs.cn/zonghexinwen/2021/0331/1682.html
农业工程技术投稿 | 农业工程技术编辑部| 农业工程技术版面费 | 农业工程技术论文发表 | 农业工程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农业工程技术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